“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式样的人”青少年科学教育及科普出版研讨会举办_天天视点
(资料图片)
“我觉得物理很好玩,物理很有用,物理很伟大,我希望青少年们在很小的时间里边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学好物理,爱上物理,那么长大了以后一一点点不怕物理,而且有理性的思维,有实干,愿意实践,愿意做实验,愿意从实际当中研究。”从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到“不刷题的吴姥姥”,从黑板转向荧幕,吴於人教授坚持科普事业已经有近20年,她认为科普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式的人”。
如何更好地为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如何在科普内容里讲好中国故事?日前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及科普出版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陇上书店晨园店举行,研讨会围绕“青少年科学教育”“青少年科普出版”等内容展开,就科学教育与科普创作及其运营作出分享。
《118化学元素》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升教授从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视角出发,立足科普思政,结合丰富的案例探讨科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共同点,发掘科学成果里的文化印记与价值意义,提出一线学者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中的应有之义。该书上市9个月,加印5次,累计销售约6.5万册,华理社编辑王一佼表示,科普出版应坚持科普图书原创性和本土化,尊重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渠道。
良好的科学教育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系所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在致辞中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科学界的人士,出版界的同道以及很多的家长都在关心焦虑与青少年的科学教育。研讨会从青少年科学教育及科普出版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出版人的眼光。40年杏坛执教,一线经历让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张辉更能洞察科技原创与学生学习就业之间的交互。她提到,对于出版社来说,目前的责任可能不仅仅是说要把知识变成文字性的东西,而是生产多方面的“出版物”;在科普图书的出版这件事情上为科普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平台,用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传播手段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助力。
实习生 吴茜玥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